现在有一些“怪象”冒出来了,要是不解决,就会一直成为人们摆脱不掉的“枷锁”。
时代一直在发展,对那些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来说,上海、深圳这样的国内一线大城市一直是他们追寻自己目标的地方。
毕竟大家都知道大城市机会多,可也不知道是哪儿出了问题,大城市好像变得“不香了……”
这几个“社会怪象”才是罪魁祸首呢,而且还在往其他城市蔓延,这可不是在吓唬人(危言耸听)。
咱们身边就有这么几个“怪象”,你能感觉到不?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
【一、大城市年轻人变少】
听到这种现象,大家脑子中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怀疑,毕竟在很多人的印象里,那些大城市怎么会缺年轻人呢?
一直以来,年轻一代的孩子可最喜欢大城市的“新鲜事物”了,像上海、深圳本地的年轻人,还有到大城市打工的年轻人,大城市应该是年轻人聚集最多的地方。
其实不是这样的。不过调查表明,现在大城市里年轻人的数量可比以前少多了,这是咋回事呢?
随着国家进入老龄化,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数量并不会减少,反而还会越来越多……
想知道大城市里年轻人为啥变少,就得先搞清楚,远在家乡的年轻人,为啥不来大城市呢?
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,心里想去,可就是不敢去。这不敢啊,不是怕吃苦,主要是怕吃了苦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。
拿职位来说,在人才超多的大城市,各个单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,你得到了就意味着别人失去了,大城市肯定会更激烈些。
要是自己有点强硬的实力那还好说,要是没实力,面试肯定得碰壁,分分钟就被别人挤掉了。
年轻人都想着去找工作,咱们国家人口那么多,大家都一窝蜂地往那儿去,就算有再多机会也不够分啊。
另外,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。从国家“人口生育率”直线下降就能明显看出来,这表明年轻人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,只想着活在当下。
就好比一个年轻人手头有100万,你要是问他,是想拿着这100万去大城市闯荡呢,还是在三四线的老家开个自己心仪的小店呢?
实际上呢,对年轻人来说,他们更多会选后者,不是因为没事业心了……也不是变懒了,说到底还是那句话,年轻人渐渐开始享受自我了。
他们心里很明白,这一百万在大城市可能不算啥,可要是放在自己家乡,舒舒服服开个店,过上当老板的日子,岂不是更好、更自在嘛。
而且就现在这些大城市来说,找工作难极了,就跟登天似的,自己创业更是难上加难,稍不注意就得赔个精光。那些在大城市里没站稳脚跟的年轻人,肯定也不想再在这儿待着了。
【二、年轻人压力加重】
大城市的魅力就在于“风险和机遇”是同时存在的。大城市欢迎你,能给有本事的人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,可它也很冷酷,压力、挫折、孤独,一个都不会少。
就像一把“双刃剑”,有好处,坏处也不少。下面这种情况是只有留在上海、深圳等大城市才会出现的“怪象”。
前面提到年轻人求职不容易,可留下来的人也不好过。和同龄人比起来,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压力通常比小城市的员工大。
工作环境竞争激烈,日常开销负担不起,家庭支出责任重大……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,可别以为在大城市的年轻人,只要能赚到钱就很厉害。
那是因为大家没看到他们“愁”的另一面。很难想象啊,要是一个月工资就几千块钱,在上海这种物价高的地方,房租、水电、穿衣吃饭出行这些事,得怎么生活呢?身上的压力得多大呀。
除此以外,他们整天可能就围着“上班”这俩字打转。早上坐地铁去上班挤得要命,晚上下班又得赶着去坐公交,正常的社交对他们来说都成“奢侈”事儿了。
甚至有一些年轻人,压力太大了,得了一种叫“大城市恐惧症”的病。
写字楼特别高,一直抬头才能看到顶。马路像蜘蛛网似的错综复杂,车辆呼啸着开过。有汽笛响,有轰鸣声,红绿灯一闪一闪的,店铺多得让人眼花缭乱,人群也是黑压压的一片。
所有这些都会让我心里发慌,不管是走路的时候,还是停下来四处张望的时候,都会莫名地不安。
尤其是天越来越黑了,一天快结束的时候,空气变冷,就会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,既没有方向感,也没有归属感。
内心满满都是“陌生”的感觉,就像是自己和大城市特别不相融的那种异常感……
时间一长啊,年轻人压力大,心里就容易得些病,对身心健康也会有影响。
当然了,小城市也不是哪哪都好。除了待着舒服、物价低之外,这里会有那种大城市没有的“攀比心、虚荣心”。
人们老是爱攀比,变得特别势利,还有些人因为自卑就去干违法的事儿。
【三、什么都涨,但是工资不涨】
像上海、深圳这种大城市,还有个怪现象呢,就是物价涨得贼快,可打工人的工资却不涨了。
年轻人们为啥想去大城市呀?不就是想多挣点钱嘛。一说起大城市,那可是很多人打工赚钱的好地方呢,肯定和经济是有关系的。
在这些繁华的大城市里,生活节奏快得都让人喘不过气来。更让人头疼的是,物价涨得比工资还快呢,感觉啥都在涨,就工资不涨。
早上去了那家金牌老店麦当劳,好久没来了,发现汉堡和薯条的价钱都翻了好几倍。
这简直就是速度与激情的比拼啊,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进错店了。这种情况可不只在麦当劳存在,很多连锁品牌店都有。
再讲讲平常超市里的物价情况,那涨得比地铁票价还快呢。不只是肉价涨了,蔬菜价也跟着涨,就连日常吃的大米这种主食,价格也涨了。
看着货架上大米涨价了,我忍不住感叹,物价涨得太疯狂了,连米都涨了。可即便物价这么涨,有一样东西却老是跟不上趟,那就是我们的钱包啊。
在大城市,工资平均下来有6000到8000块。随便在路边找个摊位吃一顿饭,就得花20元以上。要晓得,以前只要几块钱就能吃得饱饱的。同样的食物,在三四线城市最多也就不到10块钱。
晓得大城市物价高,但没想到会高到这种程度。在大城市一天吃一顿饭的钱,都够小城市里一家人买菜回家做一天饭的花销了。
【四、大城市离婚率的增高】
得承认啊,不管是最近这些年,还是一直以来,基本上一线城市的离婚率都高得很呢。甚至有专家预计,以后的离婚率还会往上升。
毕竟现在九零后的性格,把离婚看得像玩儿似的,只要一言不合就能把婚姻直接判死刑。那为啥他城市的离婚率比其他城市的离婚率高一些呢?
首先呢,结婚后的两个人会发现彼此的三观慢慢变得不一样了。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,只要是结婚时间长了的夫妻,都会出现“三观变质”这种情况。
三观呢,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、价值观还有世界观。有道是“道不同不相为谋”,意思就是三观不一样的两个人是没法凑到一块儿的。
话都没法说,还怎么在一块生活啊。两个人想法差得太远了,一说话就想吵,累得很,而且自己也没什么想说话的心思了。
所以当三观不合的时候,男的往往会通过宿醉或者在外面放松这种方式来逃避问题。
女人呢,就会加班到很晚才回家,因为不想面对家里的情况。她们独处的时间也会更久一点,还有的会疯狂消费,无节制地购物,靠买买买来宣泄自己的情绪。
当然了,这些方式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正常途径。不过,大城市离婚率高还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”。
就是说啊,贫贱夫妻能恩爱百日。要是没钱呢,就会有好多鸡毛蒜皮的事儿冒出来。可有钱了呢,反倒会因为一些更麻烦的事儿吵起来。